趣谈蒲松龄与大碗茶

   清康熙初年,在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的蒲家庄大路口的老树下,经常会看见一位三十左右的男子摆的凉茶摊。虽摆摊卖凉茶,但其摊桌上竟搁着与卖茶怎么也不沾边笔墨纸砚文房四宝。虽在这盛夏里,却让人忍不住想看上一看。

  这位瘦汉便是中国古典名著《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

  蒲松龄(1640年-1715年)﹐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为清代文学家。蒲家号称“累代书香”﹐蒲松龄出生时正值明末清初的大^***之时﹐家道中衰﹐家境维艰。

  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但却屡试不第﹐不得不在家乡农村过着清寒的生活﹐做塾师以度日。在艰难时世中﹐他逐渐认识到像他这样出身的人难有出头之日﹐于是他将满腔愤气寄托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中。至康熙十八年(1679年)﹐这部短篇小说集已初具规模﹐一直到暮年方纔成此“孤愤之书”。

  北京茶博会人员介绍,《聊斋志异》的故事来源非常广泛﹐有出自蒲松龄的亲身见闻和自己的虚构﹐还有很多则出自民间传说﹐其中设置茶摊便是蒲松龄征集四方轶闻轶事的一个办法。他将这个茶摊设在村口大路旁﹐供行人歇脚和聊天﹐在边喝茶边海阔天空乱聊中﹐蒲松龄常常捕捉到故事的题材和素材。后来蒲松龄干脆立了一个“规矩”﹐哪位行人只要能说出一个故事﹐茶钱他分文不收。于是有很多行人大谈异事怪闻﹐也有很多人实在没有什么故事﹐便乱造胡编一个。对此﹐蒲松龄一一笑纳﹐茶钱照例一个不收。也不知道耗去了多少茶钱﹐蒲松龄攒集到许多故事素材﹐最后以自己丰富的想象和生活经验﹐将许许多多牛鬼蛇神﹑妖魔狐仙充实﹑完美成一篇篇小说。

  蒲松龄用茶换故事的事逐渐传播开来,大家都对这位“隐者”非常的尊重与敬仰。有的人特意来喝他的茶,来一看这位清高又有才华的文人儒士,还有的人虽不能来喝茶,却托人将自己知晓的珍闻告知蒲松龄。就这样,蒲松龄集结这些散事,用美妙的文字给我们呈现了不朽的小说集—《聊斋志异》。

相关内容

茶语北京丨儿时风靡街头巷尾的大

茶语北京丨儿时风靡街头巷尾的大

我爷爷小的时候 常在这里玩耍 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 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儿叫 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 吃一串儿冰糖葫芦就算过节 他一日那三餐窝头咸菜么 就着一口大碗儿茶

花卷茶趣谈

花卷茶趣谈

   可能大家对花卷茶并不是很熟悉。有“世界茶王”之称的千两茶,便是花卷茶的一种。 北京茶博会人员介绍,花卷茶始名“百两茶”,即一卷(支)茶净重100两(旧司马称,一斤为十六两),始创于安化江南镇,制法为少数刘姓所掌握,立下只传男而不传女的规定。   1820年(道光元年)前后,陕西茶商驻益阳委托行栈汇款到安化订购黑茶,或以羊毛、皮袄换购;受托行栈雇人下乡采购茶叶原料,踩捆成包,叫“澧河茶”,随后踩成圆柱型,这就是&ldqu

趣谈中国的采茶戏

趣谈中国的采茶戏

   采茶戏是我国独有的戏曲艺术。北京茶博会人员介绍,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采茶戏是因茶文化应运而生的产物。   所谓采茶戏,是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一种戏曲类别。在各省,每每还以流行的地区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来加以区别。如广东的“粤北采茶戏”,湖北的“阳新采茶戏”、“黄梅采茶戏”、“蕲春采茶戏”等等。这种戏,尤以江西较为普遍,剧种也多。如江西采茶戏的剧种,即有&ldq

尹智君:老舍茶馆大碗茶今年不涨

尹智君:老舍茶馆大碗茶今年不涨

尹智君:老舍茶馆大碗茶今年不涨价 作者:郝涛  来源:中华茗茶网           晨报讯(记者 郝涛)剃头挑子、拨浪鼓、单弦……这些老北京难得一见的老物件今年6月将在大碗茶博物馆与市民见面,市民可免费进入博物馆参观。昨日下午,市人大代表、北京大碗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尹智君在西城区的小组会上表示,今年老舍茶馆的大碗茶仍不涨价,还是两分钱喝一碗。      尹智君说,老舍茶馆已成为传播北京传统文化的平台。每年接待顾客20万人,其中两成为外宾。截至目前,老舍茶馆已接待12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外宾。今年,

关于茶博会

参展指南

参观指南

联系我们

其他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