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言茶语|秋天喝秋茶:被低估的季节风味!这几种茶彻底打破你的偏见!
发布时间:

不少茶客对秋茶抱有“粗老寡淡”的偏见,但农业气象学与茶学研究早已证实:秋季昼夜温差大(通常达10℃以上)、光照充足的气候条件,能促使茶树合成更多可溶性糖、果胶及芳香物质。

正如茶谚“春水秋香”所言,春茶以氨基酸带来的鲜爽见长,秋茶则凭借高浓度的酯类香气物质和糖类物质,呈现出“香高、汤甜、耐泡”的独特优势。

今天,我们带您解锁六堡茶、白茶、乌龙茶、普洱茶的秋茶密码。

六堡茶:节气限定的“秋香三重奏”

广西梧州的六堡茶,将秋季气候的“天时”发挥到极致。其秋茶采制严格遵循七夕、白露、霜降三个节气,每个时段的气象条件直接塑造了风味差异:

七夕节前后昼夜温差初现。一芽二叶至三叶的鲜叶经传统工艺制作后,干茶呈独特“钩状”。入口鲜爽带蜜糖甜,也被当地茶农称为“爱情茶”。

白露期间昼夜温差突破10℃,漫射光促进叶绿素转化为类胡萝卜素,使茶汤呈现琥珀色。果胶含量大幅增加,带来“涩后回甘”的特点。

霜降节气之后雨水减少,使茶叶含水量降至65%以下。“霜降老茶婆”(成熟大叶)的多糖类物质远超春茶。冲泡后茶汤稠滑如蜜,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强。

图片

白茶:秋寿眉的“糖香革命”

福鼎白茶中,秋寿眉常被误认为“粗老料”,实则是秋季气候的“风味浓缩体”。白露前后采制的寿眉茶,因日照减弱导致叶绿素降低,叶黄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上升,干茶呈现墨绿、黄褐的自然色泽。可溶性糖含量达6.8%(春寿眉为5.2%),形成“毫香减弱、花香凸显”的特征。茶汤厚度提升明显,且因茶多酚含量降低15%,苦涩感更弱,适合新手入门。

图片

乌龙茶:秋香的“科学实证”

地处闽南的安溪,早秋的气候堪比夏末,依然比较炎热。因此每年要到寒露时节才是采制铁观音秋茶的佳期。寒露前后,安溪气温骤降,茶叶里的芳香物质(比如芳樟醇、香叶醇)大量积累,为“秋香”奠定物质基础。再加上秋季气候干燥、茶叶含水量低,摇青、发酵时更容易控制,匠心制成的寒露铁观音更彰显馥郁兰香、持久不散,汤质也更显清甜。

普洱茶:谷花茶的“清甜基因”

普洱茶的秋茶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谷花茶”,其采制期通常在秋分至寒露之间,正好赶上云南茶山脚下的稻谷扬花而得名。实测数据显示,谷花茶的茶汤回甘速度比春茶快8秒,蜜香物质(苯乙酸苯甲酯)含量达春茶的1.8倍,且因纤维素含量低10%,适口性更佳,是普洱茶新手的理想选择。

图片

秋茶的“季节馈赠”:不止于香,更在于平衡

对比春茶,秋茶的核心优势在于“风味平衡”:氨基酸含量虽略低(平均低15-20%),但可溶性糖、果胶和芳香物质的协同作用,使其呈现“香高、汤甜、耐泡”的特质。

深秋已至,不妨静心品饮一盏别具风味的秋茶,每一口茶汤都藏着秋天沉淀的温柔。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京港北京茶博会客服微信

互动话题:

你是否也曾被一款秋茶打动过?

欢迎评论分享你的品鉴体验~

免费领取门票

提前预约,避免排队
4月17-20日
全国农业展览馆

参展登记

预登记参展,抢占黄金展位,拓展北方茶叶市场

展出时间

4月17-20日

展出地点

全国农业展览馆

展出面积

24000平米

展出内容

茶叶、茶具、茶家具、泡茶水、茶服、茶叶包装、茶叶机械

参观方式

凭门票参观,门票免费,需要预登记或现场登记

微信咨询
公众号
视频号

主办单位:北京京港环球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12042695号-11

图片加载中

参展联系:
钱自强 13683368290 qzq@withworld.cn

图片加载中

参观联系:
崔婧萱 18500249070 cbhgzfw@jgexpo.net